党代表通道丨科技特派员带来乡村振兴最强音
2022-10-16 16:20:1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科技日报 | 编辑:傅莹莹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01

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陆成宽 马爱平

10月16日上午8时15分,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场“党代表通道”活动举行。十几位来自全国各行业的代表中,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、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科技特派员。在媒体镜头的聚焦下,两位服务乡村的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乡村振兴最强音。

林占熺:点“菌草”成“幸福草”

在党代表通道上,林占熺讲了一个菌草在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推广的故事——在巴布亚新几内亚,菌草种植成功后,一位部长把女儿的名字改成“菌草”,还特地登报公布。

10月16日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。这是开幕会前,林占熺代表接受采访。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

年近八旬的林占熺是电视剧《山海情》里农业专家的原型。在党代表通道自我介绍环节,林占熺说,菌草成为闽宁扶贫协作的第一个产业,帮助宁夏西海固17500多个农户摆脱了贫困,被称为“致富草”“幸福草”。如今,菌草技术不仅让闽宁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,而且推广到了106个国家和地区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很多国家都因为菌草摆脱了贫困。

林占熺记得,在菌草推广过程中,他和同事因地制宜,因陋就简,把技术本土化、简便化,让当地老百姓一看就懂,一学就会,一做就成功。有的国家还因种植菌草成功组织了庆祝大会,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会,载歌载舞。

如今,菌草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。今年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相遇的地方,建起了一道长300米的巨菌草生态防护墙,像一道绿色屏障,庞大的根系就像亿万只双手,紧紧扭住黄沙。在黄河汛期的71天里,这道生态屏障减少了1400多吨黄沙流入黄河。

巨菌草是一种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,能在乌兰布和沙漠扎根并不容易。

2013年春天,70岁的林占熺来到黄河岸边的乌兰布和沙漠。这里年均降雨量不足160毫米,常年伴有6、7级大风,刚刚长出的菌草苗子,一夜之间就让风沙打秃了。不服输的林占熺带着年轻的菌草团队不断挺进乌兰布和沙漠,一定要培育出适合沙漠里生长的菌草。

十年间,林占熺团队先后引进20个不同品种的菌草,终于培育驯化出两个适合在乌兰布和沙漠生长的菌草品种。试验数据显示,一棵生长150天的菌草,根系能牢牢锁住18.8平方米沙地,每亩鲜草产量平均达12吨。

如今,林占熺团队已经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种下了3000亩菌草。

被誉为“菌草之父”的林占熺,带着自己研发的菌草,把这颗“幸福草”种到了沙漠里、戈壁滩、黄河边、盐碱地。

责编:傅莹莹

来源:科技日报

要闻
视频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